3月27日有消息傳出,此前華碩在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時提到,由于印度一家云服務供應商客戶未能按時支付貨款,公司不得不在去年第四季度計提了53.51億新臺幣(約合人民幣11.8億元)的壞賬準備。這一事件對華碩的財務表現造成了顯著影響,使得其單季度利潤環比下降了87%,每股收益降至2.2元。受此消息影響,華碩股價在次日開盤后一度觸及跌停。
不過,事情在近期出現了轉機。3月25日,華碩發布聲明稱,被拖欠的貨款已于3月24日到賬。華碩表示,這筆款項是通過印度經銷商完成支付的,未來公司將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后續的業務流程和財務調整。
據華碩透露,公司在印度市場主要通過當地經銷商銷售服務器產品。日前,經銷商通知華碩,印度本土云服務供應商Yotta集團的客戶已結清了之前拖欠的款項。待經銷商完成款項匯入后,華碩將依規完成相關賬務處理。
Yotta集團是印度本土一家快速發展的云服務供應商,近年來積極拓展市場份額。據報道,該集團去年曾向英偉達大規模采購約1.6萬顆GPU,總價值高達5億美元。
展望未來,華碩對全年的業務發展保持樂觀態度。公司預計,在英偉達RTX 50系列顯卡推出以及微軟終止支持Windows 10操作系統所引發的換機潮推動下,PC業務的增長速度將優于行業平均水平。